搶抓農時保夏糧|飽滿的麥穗帶來豐收的喜悅。
陜西網訊(記者 李倩倩 羅娜)渭南市人大常委會第七調研組開展述職調研活動、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加快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召開自建房工作專題會議、搶抓農時保夏糧……新聞中的渭南事,一起來了解下吧!
開展述職調研活動 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
【渭南市人大常委會第七調研組開展述職調研活動】5月25日,渭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翟玉寶帶領市人大常委會第七調研組前往市交通運輸局開展述職調研活動。調研組采取實地察看、召開匯報座談會、個別談話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述職人員維護和遵守憲法、法律,依法履行職責,貫徹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勤政廉政等情況。調研組先后前往故市機械化養護應急中心了解應急物資儲備情況、應急搶險和處置流程,242國道馮原至澄城公路建設工程了解長寧河大橋項目建設情況,澄城縣莊頭鎮郭家莊村聽取了農村公路建設情況。
【渭南市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5月26日,為進一步扎實開展渭南市公共機構節水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機構水資源利用效率,市機關事務中心和市水務局組織召開全市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各縣(市、區)、管委會機關事務和水利部門等要加強協同配合,細化工作措施,強化問題導向,及時解決發現的矛盾和問題,提升創建質量,切實做到底數清、舉措實、臺賬清,確保各項工作實現預期效果。各級公共機構要樹立創新意識,加快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加大節水產品采購力度,優先使用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推行合同節水,推進節水改造和管理,依據國家有關標準配備和管理用水計量器具,重點加強食堂、浴室、衛生間等重點耗水部位的用水監控,扎實做好各項節水工作。
【渭南市全力做好“三夏”生產農機化準備工作】5月25日,記者從渭南市農機中心獲悉,今年“三夏”期間,全市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13萬臺,其中,聯合收割機0.9萬余臺,拖拉機2.53萬臺,播種機1.66萬臺,完成機收面積426萬畝以上,確保小麥機收率穩定在99%以上,玉米機播率穩定在98%以上。目前,全市已檢修農機具3.41萬臺,培訓機手3500余人次,辦理發放跨區作業證3863份,已外出跨區聯合收割機2000余臺。建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51個,建立農機服務保障隊19個,各縣(市、區)組建農機應急服務隊12個,鼓勵農機應急服務隊開展扶貧幫困活動,為軍、烈、孤、困、寡等家庭提供優先、優質、優惠農機作業服務。
【渭南市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5月26日,2023年促進殘疾人就業招聘會暨殘疾大學生專場招聘會在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舉辦。據了解,招聘會有40多家用人企業參加,提供的就業崗位包括普工技工、家政月嫂、行政文職、餐飲服務、按摩推拿等,滿足各類別殘疾人多樣化求職需求。同時,招聘會還提供殘疾人就業政策、法律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大學生就業政策、婦女就業創業政策咨詢和殘疾人職業能力展示。
加快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 召開自建房工作專題會議
【渭南水務局:強化“四預”能力建設 加快雨水情監測“三道防線”】5月25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渭南市水務局副局長張敏霄以《不忘初心 踔厲奮進 奮力譜寫新時代渭南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題,作主題發布并答記者問。張敏霄介紹,2023年全市水利系統緊盯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始終胸懷“國之大者”,深刻認識、切實肩負起新征程水利的重要使命職責,擔當作為、苦干實干,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扎實開展“十大行動”,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全力以赴穩投資、強監管、夯基礎、增動能,為加快建設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提供強大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臨渭區召開自建房工作專題會議 部署相關工作】5月24日,臨渭區召開自建房工作專題會議,臨渭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區長王志鵬出席會議并安排相關工作。會上,傳達學習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5部門關于加強經營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安排部署了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住建領域相關工作及“氣化臨渭”項目。王志鵬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汲取湖南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教訓,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強化底線思維,保持清醒認識,健全動態研判機制,加強常態化風險研判,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要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壓實主體責任,督促落實“四方責任”,強化日常監管、加大巡查力度,統籌做好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各項工作。
【渭南高新區提升審批能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近日,記者從渭南高新區了解到,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政務服務水平,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審批工作中靈活運用“容缺受理+承諾制”服務模式,全力助企紓困解難,真正解決了企業群眾因材料不齊“來回跑”“重復跑”“多次跑”的問題。該局在審批工作中靈活運用的“容缺受理+承諾制”服務模式,打破了原來“申請材料齊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的傳統模式,精準施策、靶向發力,避免了因“資料不齊不受理,補齊材料再受理”而造成的多跑腿、來回跑、時間長等問題,安排專人全程幫辦代辦,通過先行承諾、先辦后補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申報、受理、審核、現場核查工作,大大縮短了整體審批時限,為企業開辦降低制度性經營成本,探索出了一條審批辦證的綠色通道。
【大荔縣為第二批“法律明白人”頒證授徽助力基層法治建設】5月26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三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大荔縣為第二批606名 “法律明白人”頒證授徽,全縣301個村(社區)提前實現了每村(社區)5名法律明白人,為促進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法治化,推動了全縣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法律明白人”堅持活躍在田間地頭、大街小巷,肩負宣傳法律政策、調解矛盾糾紛、引導法律服務等責任。去年以來,全縣“法律明白人”共接受群眾法律咨詢2000余人次,參與矛盾糾紛調處1300余件,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深化“法治大荔”“平安大荔”夯實民主法治基礎。
【白水縣開展第33次全國助殘日暨幫扶殘疾人活動】5月24日,縣殘疾人聯合會在白水縣好陽光果蔬專業合作社開展第33次全國助殘日暨幫扶殘疾人活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白水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小劍指出:各基層殘聯組織要發揮職能作用,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把殘疾人利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教育引導廣大殘疾人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努力開創殘疾人工作新篇章。并希望,廣大殘疾人朋友要身殘志堅,樂觀進取,樹立信心,掌握技能,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據了解,此次活動共發放輪椅、坐便器等各類輔具400余件,蘋果套袋160萬只、各類水溶肥390袋等農用物資,價值30余萬元。
專家糧農田間忙 搶抓農時保夏糧
【專家糧農田間忙 搶抓農時保夏糧】連日來,渭南市各地的農技專家和糧農在田間地頭查看小麥長勢。“三夏”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關口,也是收、種、管最為集中的關鍵農時。隨著全市夏收工作即將展開,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種子、土肥、農技、植保、農機等相關專家,成立“三貼近”技術服務專家團,為糧農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服務工作,確保夏糧穩產、力奪全年豐收。據了解,今年全市小麥在田面積446.5萬畝,較上年增加3.5萬畝,苗情為5年來最好。
搶抓農時保夏糧|農技人員現場指導農藥配比。
搶抓農時保夏糧|農技專家與糧農操控無人機進行藥物噴灑。
5月25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大荔縣為第二批“法律明白人”頒證授徽助力基層法治建設。
渭南天氣早知道,工作出行好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