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編熱線:0913—3362222

投稿郵箱:wnw0913@163.com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本網新聞 > 正文

【二十大精神在東秦】一季度渭南市生產總值完成452.87億元 同比增長2.6% 總體實現“開門穩”(組圖)

DSC_9970

近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陜西網訊(記者 李倩倩 羅娜)近日,渭南市委宣傳部召開“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渭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莉以《貫徹二十大精神  抓實“三個年”活動 全力推進黃河中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為題,作主題發布并答記者問。渭南市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綜合科負責人蔡庸春、渭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負責人雷星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

高莉介紹,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搶抓經濟恢復窗口期、機遇期,抓實落細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和市“兩會”任務安排,以落實全省“三個年”活動為抓手,穩字當頭、進上發力,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一季度生產總值完成452.87億元,同比增長2.6%,全市經濟呈現平穩恢復、持續回升良好態勢,總體實現“開門穩”。

主要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聚力抓緊項目建設,推進投資提質增效

堅持以項目建設牽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有效投資,夯實高質量發展載體。

扎實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制定出臺《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行動方案》,落實好市級領導包聯包抓、集中開工和季觀摩、半年評比、全年考評等機制,加大審批督辦、督導服務、考核考評,確保500個市級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完成1200億元以上,富閻精密制造產業園、諾正農藥等160個項目建成投用。

加大項目策劃資金爭取。組建市縣兩級項目謀劃儲備工作專班,聚焦重大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高質量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50個以上、估算總投資2500億元。搶抓機遇爭項目,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券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主動出擊攬項目,確保中省投資項目爭資數量、額度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穩住重點領域投資。全力推進新能源儲能材料生產基地、農藥原藥等170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確保產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587.9億元。推進引漢濟渭、東澗峪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力爭水利項目年度投資完成20億元。加快京昆高速蒲城至澇峪段改擴建等項目建設,力爭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完成56億元。

聚力抓優營商環境,激發市場動力活力

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把創新驅動、深化改革作為重要抓手,切實優環境、增動力、添活力,強化高質量發展保障。

全力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制定出臺《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專班推進、清單管理,扎實落實5方面37項重點任務,深入開展“雙包一解”活動,一體化推進政務、政策、要素、法治、政商環境建設,力爭營商環境水平邁入全省“上半區”。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企業開辦用時壓減至1個工作日,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到98%,“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達到92%以上。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積極參與關中協同創新,持續抓好秦創原(渭南)平臺和渭南(西安)創新創業孵化器效能建設,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打造一批“三器”示范樣板,爭取更多科技成果在渭轉化。

加大重點領域改革。系統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積極爭取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扎實開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積極推進“標準地+承諾制”試點。持續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規范招標投標活動,降低公共資源交易成本。

聚力抓好工業倍增,全力穩定工業經濟

深入推進“工業倍增”計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現代產業水平,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

做優做強能源產業。發揮能源行業“壓艙石”作用,加快西卓、王峰等煤礦建設,原煤總產突破1600萬噸。聚力推進國家清潔能源基地28個單體項目建成投產,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超100萬千瓦,新能源年發電量達到50億千瓦時。

推動產業鏈集群發展。聚焦渭南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的能源、新能源、航空3條產業鏈,實施鑄鏈、補鏈、強鏈、優鏈工程。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開工建設陜煤蒲城工業化示范基地一期等項目。印發新能源產業鏈發展規劃,大力發展光伏新工藝、新產品,完善“1+N”產業鏈提升體系。依托富平、鹵陽湖空域等資源優勢,積極承接西安航空產業配套項目。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技改升級,推進龍門鋼鐵機械化一次料場、陜化尿素工序裝備提升改造等35個技改項目加快建設。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速新能源產能釋放,力促紅馬科技滿產達產,圍繞氫能制取、儲運、燃料電池及關鍵材料、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等環節,引導培育氫能產業發展,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比達到5%以上。

聚力補齊經濟短板,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聚焦短板弱項,系統謀劃布局,深入推進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發展,著力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落實“一縣一策” “一區一策”事項清單,充分用好市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加大省級專項資金爭取力度,支持縣域首位產業培育發展,打造“五大縣域經濟板塊”,力爭縣域生產總值增速高于全市1個百分點。

培育壯大民營經濟。深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民營企業梯度培育,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推進市縣投融資平臺轉型升級,鼓勵吸引民營企業、民間資本參與重大工程、補短板項目和盤活國有存量資產,帶動激活民間投資。

持續提升開放經濟。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與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國際友好城市多領域深層次合作。落實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加快菏寶高速臨猗黃河大橋等項目建設,推進三省四市深度合作。加快西渭協同融合發展,推進西延高鐵富平段建設,加快國際現代物流港、富閻融合雙創園建設,深化兩市城市、交通、產業深度融合。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制定數字經濟三年發展規劃,加快北人印機、西部重工等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支持渭南數字經濟產業園、西部智聯數字工廠等項目建設,推進省級數字經濟試點示范區建設,積極發展信息消費、數字消費,推廣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力爭網絡交易額達到350億元以上,培育壯大數字經濟規模。

聚力抓嚴生態保護,推動環境質量改善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持續推進美麗渭南建設,做綠高質量發展底色。

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嚴格落實秦嶺生態保護《條例》,深入實施秦嶺生態空間治理十大行動,加快“智慧秦嶺”綜合監管平臺建設,推進礦業權退出及后續治理,完成剩余4個歷史遺留采石礦山修復治理,治理面積500畝以上,確保突出問題動態臺賬任務按期銷號、清倉見底。

抓好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實施方案,深化黃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加快推進南山支流、北洛河流域綜合治理,按要求高質量完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0平方公里。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落實碳達峰實施方案,穩步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嚴格落實非電力用煤控制計劃,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推進企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深入開展全民綠色低碳生活創建行動,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聚力抓好民生實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堅持人民至上,切實抓好民生事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廣大群眾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全力保障就業增收。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加大易地扶貧搬遷、鄉村振興就業幫扶,加快全市公共實訓基地、零工市場建設,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實施收入擴中提低行動,提升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拓寬土地、資本等財產性收入,確保城鄉居民穩定增收。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聚焦民生領域短板弱項,制定全市公共服務及生活性補短板行動方案,統籌做好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十大領域民生項目謀劃,分類建立項目儲備清單,加大中省民生項目資金爭取,支持民生領域建設。加快13所中小學幼兒園、“兩院一中心”建設進度,加快教育強市、健康渭南建設,提升公共服務品質。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階梯增長機制,推進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工傷職工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完善全面三孩配套政策,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標準化母嬰設施建設,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支持敬老院改造提升,升級建設綜合養老服務中心5個,努力破解“一老一小”健康照護突出問題。

聚力抓牢安全底線,保障社會大局穩定

強化底線思維,統籌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加大經濟安全保障,筑牢高質量發展安全底線。

守牢糧食安全底線。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扎實做好糧食購銷工作,實施糧食綠色倉儲設施提升行動,加快市級儲備庫倉房設施升級改造,組織實施好政府儲備年度輪換,完善糧食應急保障網絡,全力保障糧源供應。

扎實做好穩價保供。完善保供穩價機制,加大米面油、肉蛋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價格監測,及時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確保價格水平總體穩定。加大價格管理,關注民生價格“熱點”,深化供水等領域價格改革,建立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持續做好價格認定等價格服務工作。

嚴密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加大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管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和平臺企業債務風險。加大城投、產投等國資平臺企業債券監管,督促企業提前做好本息兌付,確保舉債企業資本健康運營。持續鞏固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效,加強煤礦安全監管、督導檢查,抓好油氣長輸管道和電力設施保護,健全完善應急預案,確保不發生安全風險事故。

高莉就渭南市下一步在穩經濟方面的舉措回答記者提問。下一步,渭南市發展改革委將緊盯全年目標任務,抓住經濟恢復關鍵期,更加注重把握做好經濟工作的主動權、注重站位西渭協同融合發展謀事創業、注重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注重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推進工作,扎實推進“三個年”活動走深走實,全力以赴穩工業、擴投資、旺消費,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加快推動經濟持續整體好轉,奮力實現上半年“雙過半”,全力確保全年目標順利完成。重點抓好六方面突破:在抓調度、落政策上發力突破;在抓工業、提增量上發力突破;在抓項目、擴投資上發力突破;在抓文旅、旺消費上發力突破;在抓改革、促開放上發力突破;在抓民生、補短板上發力突破。

蔡庸春就渭南市在推進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中的突出亮點做法及目前取得的進展成效回答記者提問。今年以來,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委“三個年”活動決策部署,聚焦聚力高質量項目硬支撐,牢牢扭住項目建設“主抓手”,全力以赴抓項目,凝心聚力擴投資,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聚焦機制抓落實。制定了推進年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建立了高質量項目成效季度評價和年度考核辦法,健全了領導包聯、專班推進、定期調度、跟蹤督導、考核獎勵等工作機制。緊盯項目“四個一批”工作要求,建立了市縣項目謀劃、儲備、開工、投產“四張清單”,依托重大項目數據庫服務平臺,實行項目數據化、清單化、動態化管理調度,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儲備充足、滾動推進、接替有序。

聚焦推進促投資。堅持“一月一開工、一縣一主場”,持續加大開工力度、傳導工作壓力、倒逼工作落實,今年已組織全市項目集中開工活動4次,開工項目262個,年度投資279.5億元。堅持“月排查、月研判、月調度、月通報、月督導”機制,建立項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要素保障清單“三個清單”,加大項目推進力度,強化日常調度管理,截至4月底,500個省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435個,完成投資466.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38.9%,超序時進度5.6個百分點。

聚焦服務強保障。推行“容缺+承諾制+并聯審批+全程幫辦代辦”模式,加快項目手續審批進度,連續3年實現一季度市級重點項目市域內手續辦結目標。積極開通省市級重點項目土地和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加大項目要素保障力度,今年已獲批項目建設用地5000余畝。深化政銀企合作,加速破解項目建設資金難題,召開全市銀企合作重點項目簽約對接會,促成18家銀行機構與42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授信金額近200億元。

聚焦儲備增后勁。緊盯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大力開展領導干部帶頭招商、產業鏈招商、專業招商、園區招商,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建設。一季度,全市共赴外招商 143 次,其中主要領導帶隊赴外招商 39批 200 人次;共有省域外招商引資項目273個,到位資金222.2億元。緊盯國家政策導向和短板弱項,堅持產業引領帶動,持續做大做強項目儲備庫,今年已謀劃重大產業項目253個,總投資1176億元;儲備重大項目1402個,估算總投資2712.3億元,全市高質量發展后勁持續增強。

下一步,渭南市發展改革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決策部署,緊盯全年目標任務,聚焦高質量項目建設,再加壓力、再鼓干勁、再添舉措,奮力跑出高質量項目“加速度”,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雷星就今年渭南市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部署安排和落實推進回答記者提問。全省開展“三個年”活動以來,市委、市政府迅速出臺了全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安排部署了提升辦事便利化水平、項目服務保障水平、投資吸引力水平、監管服務創新水平、政策法規保障水平5方面37項任務。

全市成立了營商環境突破年工作專班,建立健全了“專班化推進、清單化分解、統籌化調度、機制化保障、績效化考評督導”工作推進機制,37項任務細化分解為118條工作要點,全部建立月度臺賬,明確工作目標、階段性成效、牽頭和配合單位、責任領導和具體負責同志,形成市委和政府統一領導、各方主動參與、上下齊抓共管良好格局。

配套出臺了渭南市營商環境突破年周調度月分析季考核方案、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宣傳方案以及典型經驗打造工作方案,注重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明確考核標準、細化考核任務、強化激勵懲戒舉措,推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扎實成效。一季度,全市市場主體營商環境滿意度94.39%,列全省第5位,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效。

DSC_9983

渭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莉作主題發布并答記者問。記者 羅娜 攝

DSC_0004

渭南市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綜合科負責人蔡庸春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記者 羅娜 攝

DSC_0017

渭南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辦公室負責人雷星參加發布會并答記者問。記者 羅娜 攝

DSC_9871

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DSC_9989

“二十大精神在東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羅娜 攝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羅娜
0
本網站部分圖文信息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及時刪除。網站法律顧問:陜西圣達律師事務所主任 李剛慶
技術支持:渭南青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www.9488quan.com 媒體支持:陜西網渭南站 投稿信箱:wnw0913@163.com 新聞熱線:0913-3362222 網站備案:陜ICP備14011189號-2
  陜公網安備 61059002000006號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国产一级a毛一级a看免费视频,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