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號,“吃蒲城 最關中”全國地標美食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在蒲城開幕。記者 楊大君 攝
陜西網訊(記者 楊大君 實習記者 黨思雨)5月23號,由中國烹飪協會、渭南市政府、陜西日報社主辦的“吃蒲城 最關中”全國地標美食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在蒲城正式開幕。
陜西日報社總編輯張連業,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郭紹敏,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喬杰,陜西省餐飲商會執行會長梁國義,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馬中威,渭南市商務局局長劉會軍,蒲城縣委書記張毅鋒,蒲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薛斌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同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餐飲行業精英、優質農副產品及食材供應商、中省媒體及網絡大V等也參加了本次開幕式。
陜西日報社總編輯張連業在致辭中表示,美食是風土的印記,從手到口、由口到心,延續著不同地域的人們對世界與人生的感知。希望參加此次活動的媒體從業者深入挖掘、用情記錄,傳播好、講述好蒲城故事、渭南故事、陜西故事;全面呈現來自全國各地餐飲行業的地標美食、特產佳肴,以及蒲城特色的風土人情,全力打響渭南“陜菜之都”公用品牌和蒲城“關中地標美食名城”品牌,進一步助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馬中威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不斷挖掘地方飲食文化,持續打造特色餐飲品牌,推動全市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希望以蒲城氛圍濃厚,繁榮發展的餐飲業為發展平臺,促進不同地域美食文化的交流互鑒,加強西北地區優質食材的產銷合作。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喬杰表示,中國烹飪協會作為全國性的餐飲行業組織,也將發揮協會的資源優勢,持續關注和全力支持蒲城關中美食產業的升級發展,幫助蒲城進一步提升特色美食的創新力和影響力。
蒲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薛斌表示,近年來,蒲城縣發揮交通區位優勢以及優越的農業稟賦,利用特色的美食文化,致力打造全國特色農業示范地、渭北商貿物流中心和“吃蒲城 最關中”餐飲品牌,全方位推動農業全產業鏈、商貿物流和餐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以產興縣,以業富民,努力讓蒲城人民生活更充實、更美好。誠摯邀請八方賓客走進蒲城,覽歷史人文,賞自然山水,品特色美食。
開幕式上,20家企業在簽約儀式上訂購了價值近1.5億元的農副產品,舉行了蒲城“關中美食地標城市”授牌儀式。
據了解,2023全國地標美食烹飪爭霸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20余名餐飲行業精英參加比賽。參賽選手將以地理標識食材為主料,為餐飲業同仁及消費者們帶來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雙重盛宴。大賽裁判團由中國烹飪協會職業技能競賽注冊裁判員們組成。本次大賽將評出金銀銅獎若干名,以及全國地標十佳美食菜品獎、全國地標名宴獎等獎項。同時,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也吸引了60家來自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等地的優質農副產品及食材供應商。此外,百人唐裝走秀、地標美食宴席展、美食電音節、無人機天幕秀、文藝表演等多項精彩活動也將在三天時間里陸續展開。
本次活動旨在傳承中華烹飪技藝,展示豐富優質的食材和名優新特產品,弘揚陜菜文化、實現地方美食文化和名優特產品與旅游產業有機融合,為推進渭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蒲城“一鎮三地”建設搭建合作發展的橋梁。近年來,蒲城縣堅持以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力做大做強餐飲品牌,全面增強餐飲企業競爭力,全力提升餐飲質量和服務水平,加快創建關中美食地標城市。目前,全縣擁有特色美食100余種,餐飲企業、個體戶800余家,從業人員7500余人,餐飲業年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
“吃蒲城 最關中”全國地標美食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在蒲城開幕式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陜西日報社總編輯張連業致辭。記者 楊大君 攝
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長馬中威講話。記者 楊大君 攝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喬杰致辭。記者 楊大君 攝
蒲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薛斌致辭。記者 楊大君 攝
裁判代表宣誓。記者 楊大君 攝
選手代表宣誓。記者 楊大君 攝
蒲城“關中美食地標城市”授牌儀式。記者 楊大君 攝
蒲城農特產品銷售簽約儀式舉行。記者 楊大君 攝
“吃蒲城 最關中”2023全國地標美食烹飪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正式啟動。記者 楊大君 攝
“吃蒲城 最關中”全國地標美食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在蒲城開幕式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吃蒲城 最關中”全國地標美食爭霸賽暨西北農副產品優質食材博覽會在蒲城開幕式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參會領導在展會現場巡展。記者 楊大君 攝
參會領導在展會現場巡展。記者 楊大君 攝
參會領導在展會現場巡展。記者 楊大君 攝
展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展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展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展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展會現場。記者 楊大君 攝
現場展出的特色小吃、美食產品。記者 楊大君 攝
現場展出的特色小吃、美食產品。記者 楊大君 攝
現場展出的特色小吃、美食產品。記者 楊大君 攝
現場展出的特色小吃、美食產品。記者 楊大君 攝